三国之志游戏

三国这个小人物决定了吕布的生死:文武双全的地方太守陈登

三国小人物志0074:文武双全的地方太守??陈登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陈登,字元龙,是三国时代徐州州府帐下的一位官员。也是一个游走于三国政坛上,表现比较活跃的人物。尤其是在三国前中期,关于徐州地盘的争夺归属过程中,他不断斡旋于曹操、刘备、吕布等诸侯之间,有过很多次出场表现事迹。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说法,他本为州牧陶谦麾下的一个幕僚,在陶谦去世以后,曾极力辅佐刘备上台,继任“徐州牧”的职位;在吕布鸠占鹊巢以后,又投靠到了吕布门下,继续当他的官。

不过,陈登在吕布帐下,可绝对不是盏省油的灯。只见他一方面对后者虚与委蛇,另一方面却悄悄与远在兖州的曹操勾搭上。接下来,就发生了“陈登戏耍吕布”一幕,在各种关键节点上,假传各种消息,把吕布的各路人马玩弄于股掌之间……

后来,陈登不但帮曹操攻占了徐州的大部分城池,还直接将吕布逼到了绝境,最终被围下邳,殒命白门楼……

一般说来,陈登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都留下了一个“奸猾”的印象。感觉他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才能,既不能领兵打仗战场斩将,也不善于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反而最为擅长的事情,就是用“奸谋”害人,而且还是“多姓家奴”,没有什么原则和忠诚度可言。

尤其是,他似乎非常擅长“见风使舵”,先后服务过陶谦、刘备、吕布、曹操等主子。在刘备借讨伐袁术之命,反出许昌来到徐州的时候,正是他出手,帮忙干掉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为刘备第二次占据徐州而立下大功……

在刘备后来被曹操大军击败的时候,他又在第一时间倒向了曹操,不仅是将徐州之地尽数奉上,还从此官封广陵太守,摇身一变从此又成为了老曹手下的官……

然而,当我们抛开演义小说中“拥刘反曹”的写作立场,看看真实史料上记载的陈登。其实并不是那副奸猾小人的模样。相反,他文能治理地方、抚恤百姓;武能击败强敌、保境安民,可谓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地方贤吏。

更难得的是,陈登虽颇有才能,却是在政治上相当低调。他从不费尽心思往上爬,也没有太多的名利之心。反而是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上。并在徐州广陵等地的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极高的声望。

我们还是翻开史料的记载,来好好剖析一下陈登这个人物的真实经历,尤其是一些被演义小说所隐藏的故事剧情。并对他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没有为陈登单独立传。但是在其他人的传记和故事中,却对他颇有些提及。尤其是在《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中,陈登这个名字出现过好几次,还占据了不小的篇幅。

在这些资料的记载上,我们大致知道了陈登的表字,籍贯,以及家庭出生。他是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标准的徐州本土人士,而且家族势力还相当不小。

至少,在徐州地界看来,陈家是绝对的名门望族。陈登的曾祖父陈?当过广汉太守,父亲陈?曾经官至沛相,叔公陈球更是担任过三公之一的太尉。此外,陈登的堂叔陈?、陈琮分别当过吴郡太守、汝阴太守……由此看来,陈登算得上是出身于世宦之家,其家族在当地甚至是全国的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除了家族势力的加持以外,陈登本人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他年纪轻轻入仕,就表现出了极强的地方治理能力。据史料记载,他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二十五岁的时候,他通过举孝廉当官,任东阳县长,很快就以体察民情,抚弱育孤等善举,而得到了百姓敬重。在后来陶谦入主徐州的时候,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提拔了陈登,让他担任“典农校尉”,主管州内的农业生产等事宜……

我们知道,由于几年前黄巾起义的袭扰,使得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叛乱,搞得地方战火连年,生产不继。而徐州作为天下九州之一,人口众多且地处四冲要塞之地,自然也是天下大乱的重灾区。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农业生产,并重新安定州郡,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而陈登在上任以后,也确实是不负众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并不辞劳苦,行走于徐州各地之间,亲自考察每个地方的土壤状况。然后,他又组织百姓开发水利,用于农田灌溉,并减少水旱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先贤行状》记载:登忠亮高爽,沈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载籍,雅有文艺,旧典文章,莫不贯综。年二十五,举孝廉,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是时,世荒民饥,州牧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

短短数年之间,徐州地界的农业生产便得以了重振,不仅四处?稻丰积,百姓们也安居乐业,再次浮现出了盛世的景象。这其中的部分功劳,自然是要算在州牧陶谦的头上。但陈登作为主管农业的地方官,以及本土大家族的代表,在这其中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

接下来,我们就要说到徐州地界的战乱动荡,以及陈登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据史料记载,陶谦并非是演义小说里所描述的那个,被曹操冤枉为“杀父”的老好人。他虽然有地方治理和仁厚爱民的一面,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割据一方的军阀。而且他野心勃勃,很早就介入了各地的诸侯混战,并与兖州的曹操成为了敌人。

在曹操以“报父仇”为名的猛烈攻势下,陶谦的徐州军一败再败,甚至遭遇了“屠城”的惨祸……眼看着徐州之地朝不保夕,陶谦又在几度兵败的打击之下,身患重病卧床。这时候作为本土士族代表的陈登,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为了安定州郡,并安抚百姓,陈登果断地选择了“换人”。他明白,只有找到一个既有能力担当大任,又能够得到徐州百姓们认可的人,出来继续担任徐州的州牧。才能有效地保证徐州地界的安全,以及维护他们这些豪门望族的利益。

陈登并没有选择实力强大的曹操,还有四世三公的袁术等人。因为他明白,这些人都是并不符合徐州利益的。

就拿曹操来说,先且不提徐州与兖州之间的长期敌对,曹操屠城等恶行,已经彻底在徐州百姓心目中埋下了仇恨;就看看老曹之前在兖州的所作所为,为了自己的掌权,而各种打压和遏制本土豪门,甚至将一开始帮他入主兖州的陈宫都逼反……

若要是迎来曹操,那徐州之地无疑会迎来一场浩劫。不但是百姓心里面会反感抵触,还很可能会令他们这些本土贵族,步上陈宫等人的后尘,被各种打压陷害。

至于占据南阳,声望盖天的袁术呢?陈登也敏锐地看出他身上猜疑自大,且骄奢淫逸等缺点,并非是乱世之主。要是把他请来,非但不能治理好徐州,反而会将徐州百姓都绑架在他的“称帝之祸”上。

最终,陈登将目光投向了远道而来,并且素有着“仁义之称”的刘备刘皇叔。他和糜竺等人一起,将此前帮助陶谦担任起徐州军事重任,且至今任然奋战在抗曹前线的刘备,召回到下邳城中,并以陶谦的“遗诏”为名,强烈推荐刘备上位。

不仅如此,陈登还利用自己在徐州地界的影响力,以及自己家族的声望,给予刘备各种帮助。他一方面代表本土豪门,向刘备表示了效忠之意;另一方面又给远在冀州的袁绍写了一封信,并且在信中分析了形势局势(主要是关于遏制袁术),让袁绍也出面支持刘备。

于是,有了袁绍的支持和认可,那么刘备也再无后顾之忧,可以顺理成章地坐上了“徐州牧”的宝座……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履,立功立事,在于今日。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可以说,刘备入主徐州这件事情上,陈登真正是功不可没。甚至可以算是居功至伟,并且为刘备扫平了各种障碍的人。而刘备的上位,也确实令徐州地界很快走出了新亡州牧、战火纷飞等动荡,真正安定了下来。

此后的徐州地界,进入了群雄争夺的动荡的时代。刘备虽然成功执掌了徐州大印,却无奈于实力太弱小,周边的强敌又太多。很快就被曹操的“驱虎吞狼”之计,搞得自己地盘尽失,被吕布鸠占鹊巢不说,还得罪了在南阳称帝的袁术……

眼见着刘备失势,不得不暂居小沛,自身难保。而徐州之主的宝座,一下子又落入了吕布的手中。陈登这个时候,又干了些什么事呢?他会顺势“选强者而依附”,从此投入到吕布的门下吗?

如果陈登真的这样做,那他就不是陈登,更不配在历史上留名了。他敏锐的政治眼光,已经早就察觉到了貌似强大的吕布,实际上在政治和战略等方面的巨大短缺。一句话,吕布并不是个干大事的人,虽然空有一身勇武,麾下也战将不少,却为人刚愎自用,自大无知……

所以,陈登这时候又将目光投向了曹操。并且一边在吕布身边虚以为蛇,一边又慢慢和远在兖州的曹老板拉上了关系。并在历史上留下了“陈登三戏吕布”的典故……

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陈登在吕布麾下的所作所为,以及他是如何将吕布一步步逼到绝路上的。

首先,陈登先是代表徐州的士族们,向吕布表达了归顺之意。而吕布虽然占了徐州,从刘备手上夺取了大印,却无法改变自己“外来人士” “得国不正”等性质,急切需要徐州本土大家族们的认可和支持。而陈登的归顺态度,自然是令吕布非常满意,从此对其信任有加,再无怀疑。

接着,陈登又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归隐”了起来,以减小自己的目标。在后来的很多事情上,都并不出面,倒是让其父亲??年老且德高望重的陈?,出来替他说话。

尤其是在吕布和袁术结亲这件事情上,正是由于陈?出来反对,告诉吕布像袁术这种大逆不道的称帝之徒,其实并不可交。

和他结亲就等于是把作茧自缚,把自己和袁绍捆绑在一起,与天下为敌,到时候死期可望……这才避免了袁吕两大集团的联合,导致势力膨胀。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术遣使韩胤以僭号议告布,并求迎妇。沛相陈?恐术、布成婚,则徐、扬合从,将为国难,於是往说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女已在涂,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

接着,陈登又让父亲陈?举荐自己,作为吕布的使者,去面见许昌的汉献帝。生性多疑的吕布虽然一开始不答应,后来又憋不住自己想“转正”的欲望,巴不得从朝廷口中,得到自己担任“徐州牧”的认可。于是终于借着朝廷封他为“左将军”的机会,答应让陈登出行。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欲使子登诣太祖,布不肯遣。会使者至,拜布左将军。布大喜,即听登往,并令奉章谢恩,并以一好绶答太祖)

而陈登此去的目的,自然是另有所图。他想见的人并不是汉献帝,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并且在二人谈话的过程中,定下了攻打徐州,并剿灭吕布的各项计划……不仅如此,陈登还在曹操面前坦言,吕布空有一夫之勇,却不能用人。只要是自己在徐州作为内应,辅助曹操进军,就不难干掉他……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登见太祖,因陈布勇而无计,轻於去就,宜早图之。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即增?秩中二千石,拜登广陵太守。临别,太祖执登手曰:「东方之事,便以相付。」令登阴合部众以为内应。)

(《先贤行状》记载:奉使到许,太祖以登为广陵太守,令阴合众以图吕布)

再接下来,就是陈登的计划之中,最为凶险的一步了。毕竟吕布此次给他的任务,是让他带回朝廷的“委任令”,让他能真正得到“徐州牧”的头衔。而陈登此去,非但未能带回吕布想要的东西,反而是带回了曹操委任他为“广陵太守”的升官令……

如此一来,不难让人会怀疑,陈登此行的真实目的。试想以吕布的暴躁为人,要是知道陈登是在与曹操勾搭,并挖他的墙角,说不定一怒之下将其斩首,甚至于罪及他的整个家族都说不一定。

然而,陈登对于吕布的怀疑和质问,却是早有准备。只见他从容而又自信地转述了曹操的原话,将吕布比作狮虎雄鹰……一向喜欢彰显自我,且最爱听别人夸赞的吕布,听到曹操对他这样的评价时,也瞬间消了气。并顺水推舟地答应了,让陈登到广陵郡上任的要求。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始,布因登求徐州牧,登还,布怒,拔戟斫几曰:「卿父劝吾协同曹公,绝婚公路;今吾所求无一获,而卿父子并显重,为卿所卖耳!卿为吾言,其说云何?」登不为动容,徐喻之曰;「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其言如此。」布意乃解)

再接下来,我们就要说到陈登正式背叛吕布,并将吕布送上白门楼绞刑台的故事了。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陈登谋害吕布,主要倚靠的是“奸谋”。他一方面对吕布好言迷惑,以获取后者的信任。另一方面又借此机会,假传吕布的命令让高顺、张辽、陈宫等各路人马四处调动,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陈登在此处的表现,并没有罗贯中笔下那么奸猾。他只是利用自己“广陵太守”的身份,在徐州腹地组织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且参与了曹操平定吕布的战役而已……

广陵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扬州市区。这里靠近江南,而且是徐州地界的大后方之一。陈登一来到任上,便充分发挥起自己的地方治理能力,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不到一年,广陵当地便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气象。百姓深服陈登之治政,对他既敬畏又拥戴,在当地树立起崇高的威望……

同时,陈登又平定了当地薜州地区的叛乱,将其武装力量收为己用,并很快打造出一支强大的精兵……最终,在曹操正式出兵征讨吕布的时候,陈登也从后方的广陵同时起兵,并和曹操来了个分进合击,将失去民心且众叛亲离的吕布,很快就围困在了下邳城。

后来,便有了我们所熟知的剧情。曹操将下邳城攻破,并俘虏了吕布。最终在刘备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的建议下,将吕布枭首示众……就此,陈登与吕布在徐州地界的明争暗斗,终于以陈登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而且由于这场战役之中的特殊功勋,陈登还被曹操进封伏波将军,仍为广陵太守……

(《先贤行状》记载:登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海贼薛州之群万有馀户,束手归命。未及期年,功化以就,百姓畏而爱之。登曰:“此可用矣。”太祖到下邳,登率郡兵为军先驱。布既伏诛,登以功加拜伏波将军)

是的,在《三国演义》小说上,陈登的故事到此就基本结束了。后面除了他迎刘备重据徐州,并助力关羽“赚城斩车胄”之外。就只剩下他献城投降曹操,并因多食鱼腥、口吐三升虫子、中毒病死等桥段……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未记载陈登在刘备回归徐州的过程中,献计欺骗车胄,助刘皇叔一臂之力的故事(历史上真正斩杀车胄的人也不是关羽,而是刘备本尊)。更没有记载在刘备再次兵败的时候,又赶紧倒转立场,向曹操献城投降的事迹……

其实,之后的陈登,并没有参与到徐州再次动荡的争端之中。他只是在自己的治理之所??远离徐州中心的广陵地界,做着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这一次他不仅是发挥出了自己政治治理能力,还展示出了极强的军事指挥能力……

我们之前说过,广陵郡这个地方处于徐州南部,地接长江而且位置相当重要,是兵家所必争之地。之前,徐州以南尚没有强大的敌人存在,所以广陵之地还算安稳。但是在“小霸王”孙策逐渐占领江东,并稳定统治以后,便逐渐将目光觊觎到了广陵的坐标上。于是在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在攻下皖城后,就主动发难,派东吴大军跨江而来。

孙策进攻的第一站,是陈登所驻守的匡琦城(今汉射阳县附近)。由于这次军事行动的突然性,令陈登来不及调兵遣将,就只能以当下所部不多的人马,对抗十倍以上的敌军……只见在这种险恶的态势下,陈登却毫不慌乱,镇静自若,使得原本惶恐的军心逐渐平定下来,避免了未战即溃的危险……

接着,陈登又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示弱于敌。然后亲自登上城楼,仔细观察准备攻城的敌军,直到发现了破绽,就突然下令打开城门出击……猝不及防的孙策军,完全没有想到对手会突然反击,于是被陈登军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之后,陈登亲自擂鼓,鼓舞士气。只见己方兵将如下山猛虎,奋勇冲杀,很快就把溃散且失去指挥和组织的敌人驱赶至长江边上。由于登船不及,孙策军这一战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真可谓是大败一场……

(《先贤行状》记载:孙策遣军攻登于匡琦城。贼初到,旌甲覆水,群下咸以今贼众十倍於郡兵……乃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将士衔声,寂若无人。登乘城望形势,知其可击。乃申令将士,宿整兵器……开南门,引军诣贼营……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皆弃船迸走。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

不久之后,东吴军队又卷土重来。这次有了准备的陈登,一边派人向曹操告急,一边又胸有成竹地使出了“无中生有”之计。他命令士兵们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路上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并纵横成行。然后在夜里,由远及近逐渐点燃,造成一种大军开赴而来,火把沿途的假象……

果然,敌人误以为是陈登的援军乘夜浩浩荡荡开来,一下子就露出了怯相。陈登则趁敌人阵脚混乱之时,亲率大军出击,再次击溃了吴军,取得这场保卫战的胜利。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战吴军的主将,便是后来登基称“吴大帝”,并建立了东吴帝国的孙权。而这场惨败,也是他后来成就“孙十万”等耻辱名号的揭幕之战……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能理清陈登这个人物历史轨迹,以及他在三国时代的真实事迹。应该说,他确实是一个能力很出色的人,不仅地方治理成绩斐然,而且能文能武,可谓是地方官吏中的典范标杆。

而且更难得的是,他为人还相当朴实,并没有太多的功利之心。反而是始终根基于自己的治所属地,安顿百姓且保境护民,可谓是做好了自己作为一个地方官,所应该做好的一切事情。

在后世人的评价中,陈登也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许汜: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刘表: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

刘备: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先贤行状》:登忠亮高爽,沈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广陵吏民佩其恩德,共拔郡随登,老弱襁负而追之。

陈寿:陈登、臧洪并有雄气壮节,登降年夙陨,功业未遂,洪以兵弱敌强,烈志不立,惜哉!

张孝祥: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张元干: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

李斗:孙策用兵,仿佛项羽,既定江东,威震海内,举十倍之众,叩城请战。陈登出奇制胜,再破其军,由是画江以守。吴虽西略,而北不益地尺寸,则匡琦之战为之也。

田兰芳:每读张良、周瑜、陈登、李泌诸传则凄然兴怀久之,曰:“真丈夫也”。

赵一清:射阳、广陵、海陵、高邮、江都、盐城诸县,皆云三国时废,盖自陈登为广陵太守,屡破孙策之兵,不似华歆、王朗辈束手就毙。后登迁东城太守以去,孙氏遂跨有江表。曹公移民以避其锋,每临大江而叹,恨用登之不终也。

独孤微生:荀文若、周公瑾、陈元龙、贾文和之流皆一时之魁奇俊杰也。

吕思勉:孙策的用兵,几于所向无敌,独有两次攻陈登,都是失败的??????所以陈登在广陵,确是孙氏的一个劲敌。

………………………………………………………………………………………………

只可惜,治政有方且深得民心的陈登,却并没能得到长寿的眷顾。就在他治绩大成,且声望盖天,准备在自己的职位上继续努力,并造福一方百姓的时候,却突然遭遇了病魔的缠身。

据史料记载,他早年身体就不是太好,虽经过当世神医华佗的诊治,也是治标而未能治本。后来再次发病的时候,华佗又恰巧不在,所以导致病入膏肓,无人可治,逝世时年仅三十九岁……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关于文章开头时说过的,陈登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那种“奸猾、狡诈,墙头草,两面派”的人物形象。不可否认,这主要还是来自于《三国演义》的描述。因在罗贯中的笔下,并没有提到陈登之前在徐州为官,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治绩,也没有写到他后来镇守一方,并几度击退江东军进攻的战绩。

相反,老罗在小说中,只截取了陈登在徐州地界动荡,不断换主这一段的故事,所以表现出来的陈登形象,就只有各种政治斗争,狡猾谋略等……最终,就是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滑头”的人设。

其实个人觉得,用这个“滑”字来形容陈登,也并非不可。但是他这个滑,主要是指为人的世故,以及在政坛官场上的各种圆滑。说白了,这也是他作为徐州本土名仕,以及作为一个地方官吏,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不可否认,陈登的政治嗅觉非常灵敏,所以每次都能见风使舵、站对队列。并且不管在什么政治态势下,他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先后从事过陶谦、刘备、吕布、曹操四任主子,而且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而另一方面,陈登的政治原则还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一切都会站在徐州百姓的利益,以及徐州本土士族的利益来考虑的。所以,他才会前后忠事于陶谦、刘备、曹操,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都算是人中龙凤,至少有能力成为一方诸侯,是能够统治徐州,并善待百姓的(曹操虽然早年在徐州屠城,但占领徐州后还是安抚百姓)。

至于吕布,陈登其实也早就看出,他是个见利忘义且反复无常的无耻小人。虽然一时间凭借着武力的强横,而占据了徐州,却终究并非是能够占地治地的豪杰……所以,陈登只能对其虚与委蛇,并利用自己在徐州的名仕身份,与之周旋。最终瞅准机会,便联合曹操一起,将其果断剿灭……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陈登的“圆滑”,也要承认他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使出过的一些阴谋和手段。但是,他也绝非是那种毫无原则,一肚子坏水,并且笑里藏刀,阿谀谄媚,一切只为个人利益的人……

一句话,奸猾”二字的评价,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安插在陈登身上的。

PS:据部分史料记载,陈登在任广陵太守,并击退孙氏军队进攻的时候,曾经还上奏过曹操,请求主动率兵出战,征讨江东。一方面可以扩大自身的领地势力,另一方面也以此遏制孙策,阻挠其在江东的顺利发展。

不过,曹操由于忙于北方的战事,以及对于全国全局形势的各种考虑,并没有采纳陈登的谏言。

后来的事实证明,孙氏确实就是趁着北方中原诸侯纷争互伐的机会,在江南发展壮大,并形成了强大的东吴集团。后来真的是据长江而守,在赤壁大败曹军,并从此称帝分庭抗礼,终成心腹之大患……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