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志游戏

三国人物志蜀志??王平传:稳如泰山的防守指挥官

王平,字子均,益州巴西郡岩渠人。少时被寄养在外姓何氏家中,故本名何平,后来才恢复了本家的王姓。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跟随杜?、胡朴前往洛阳被委任为校尉。后来在曹操兵败汉中后投降先主,被封为牙门将、裨将军。

蜀国大将王平

河西君以为:蜀地的少数民族?人世居岩渠。而杜?、胡朴又是汉末时?人的首领,由此可以大胆猜测王平极有可能也是?人而非汉人。

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王平作为先锋跟随参军马谡守街亭。马谡舍弃水源在山上安营,军令烦扰,王平屡次规劝马谡,马谡不听,最后在街亭惨败于魏军。

当时守卫街亭的各路蜀军都已经因战败而兵士溃散,只有王平所率领的千余人,敲击战鼓和魏军对峙。魏将张?怀疑蜀军有伏兵,因而没有进攻王平所率领的蜀军。于是王平带领着人马缓缓退去,期间不断收拢蜀军败退的残部。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场战役。整个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刘备去世之后,魏国方面一直以为蜀国力弱小,名将唯有关羽不足为惧。因此在整个雍凉地区防守空虚,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东南防御孙权。

面对魏国的轻视,诸葛亮先是命令赵云、邓芝作为疑兵出斜谷进攻?城。而自己却亲率主力兵出祁山,由于准备充分,加之魏国毫无防备,因此造成关中地区极大的恐慌。凉州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直接投降了蜀国。

魏国方面明帝曹?亲临长安,派大将军曹真、张?领兵五万来抵挡诸葛亮。曹真率军击败了赵云。而张?则在街亭大败马谡进入到陇右。诸葛亮无奈只得退回汉中。

了解三国的朋友相信对这场战役都不会陌生。今天给大家解读街亭之战中比较有意思的两个事情。

马谡为何坚持不听王平的建议执意要在山上扎营?

河西君以为:孙子兵法地形篇说,凡是我军可以去,敌人也可以去的地域叫做“通形”,要抢占地势高而向阳的位置,这样与敌人作战就可以保持优势。而在孙子讲到的六类地形中,我分析街亭的位置最接近的应该就是“通形”。因为魏蜀双方都明白街亭的重要性,对于两军在街亭的遭遇其实没有意外。

同时街亭也并非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即便全军按照诸葛亮的指示驻扎在城下,正面硬刚曹魏百战名将张?的攻击是否真的就能守住街亭呢?

马谡的布置我个人认为从当时的形势上看并不是全无道理的胡乱指挥。

可惜马谡读书读了一半,因为孙子还说了,“通形”地势要打出优势,必须要“利粮道”,否则优势就转化为劣势,而马谡恰巧就输在了水源被切断这一点上。试想如果他把主力部队集结在城下防御魏军并保护水源,再选择屯驻一只偏军在山上形成犄角之势,那战争的形势就极有可能发生逆转。

马谡是荆州名士马良的弟弟,马良又是诸葛亮的把兄弟。当时诸葛亮“违众拔谡”,他又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汉末时世家大族最看不上的就是武人,刘巴对张飞,彭漾对刘备都是如此,而王平恰巧又是个大字不识的低级武官。马谡当时万千宠爱集于一身,面对的又是名不见经传的武人王平,不听他的建议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痛失街亭的马谡

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北伐多年,虽然马谡战败,但在主力部队尚存的情况下,为何直接选择退军而不继续整军与曹真、张?作战?

河西君以为:街亭是陇右的咽喉,失去街亭,意味着曹魏可以把军队源源不断的开进陇右与蜀军作战。然而当时虽然马谡惨败,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没有受到损失,赵云在?县也只是小负于曹真,选择全军退回汉中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第一次北伐蜀军兵力并不充裕。

关于街亭之战,资治通鉴的记载曹真和张?一共带了五万人马。以常理来看,诸葛亮初出祁山几乎要拿下整个陇右地区,曹魏方面给予了最高的重视,曹?更是亲临长安督战。在这种情况,曹真张?带领的人马应该是要超过蜀军的数量的。

因此我推断诸葛亮一出祁山所带的兵力应当在四万上下。赵云和邓芝作为疑兵很可能只有数千人。 而街亭作为阻挡曹魏大军的屏障,守备力量应当至少在一万五千人以上。而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则在两万到三万之间。

诸葛亮的计划是让马谡阻挡张?,蜀军就能有足够的时间消化陇右的土地,进而占据广魏和陇西二郡,同时也可以就地补充兵源。

诸葛亮则亲自率军去狙击曹真,那么占据陇右蚕食关中窥伺长安的战略构想就能达成。而一旦丢失街亭,就会腹背受敌,一方面曹真已经击败赵云,如果北上去进攻张?保卫陇右,曹真则可以趁势进斜谷胁逼汉中。如果去攻击曹真则又面临张?从后方的夹击,进退失据之下诸葛这才只能选择撤回汉中大本营。

街亭之战

战后丞相诸葛亮依军令斩杀了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等人。只有王平因此战中的突出表现,被加封为参军,进爵为讨寇将军封亭侯。建兴九年公元230年,诸葛亮围困祁山,派王平守卫南围。魏国则派大将军司马懿进攻诸葛亮,用大将张?攻打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不能攻克。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武功山病逝,大军退回汉中的时候,魏延于军中作乱战败身死,都是王平的功劳。后来又被迁为典军,安汉将军,作为副手与车骑将军吴壹守卫汉中领汉中太守。建兴十五年,被封为安汉侯,代替吴壹正式开始都督汉中军事。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大将军蒋琬驻扎在沔阳,让王平担任前护军,署理蒋琬府事。延熙六年公元244年,蒋琬还驻涪陵拜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继续都督汉中。

延熙七年公元245年,魏大将军曹爽率领步骑兵十余万进军汉川,前锋部队已经抵达了骆谷。当时汉中防守的兵力不足三万,诸位将领都大为惊恐。有人说:“今天如果正面对抗敌人恐怕寡不敌众,应该固守汉、乐二城,不与他们交战,等待涪陵的援军来汉中再想法退敌。”

魏国大将军曹爽

王平说:“不然。汉中离涪陵千里之遥,如果贼军获得了关隘,就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现在应该先派遣刘护军、都参军据守兴势,我在后方根据形势进行后援。如果贼军分兵进攻黄金,我将率领千人部队亲自去阻挡他们,这样等待涪陵的援军这才是上策。”

河西君以为:王平抓住的是兵法所说的“险形”地利。就是在较为险要的地形上,率先抢占关隘等待敌人来犯。

同时他也考虑到了曹军可能从多条道路进攻汉中,因此自己则作为候补队伍一方面可以作为支援,另外一方面如果敌人从其他道路来犯,他可以马上进行补防。

当时只有护军刘敏和王平意见相同。蜀军按照王平的部署抵御曹爽。而涪陵的各路军马以及大将军费?则相继从成都等地赶到。魏军如王平谋划的一样,只得无奈退军。当时,邓芝在东面,马忠在南面,王平在北边各自守卫蜀国边境,都立下了显赫的功勋。

王平长于军旅之中,认识的字加起来不到十个,却能口述内容请别人帮忙作书,并且逻辑和义理都很清晰。又叫人给他读《史记》、《汉书》诸人物传记,听过之后都能明白其中的大义,评论人物往往又能切中要害。

他遵守法度,不苟言笑,可以从早到晚端坐一整天,因此并不像一般武将的作风。性格有些狭隘多疑、又自己轻视自己,为此对他的为人处事常常产生负面影响。延熙十一年,王平病逝在任上。

河西君以为:王平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防守型将领之一。他善于利用地形优势,又能审时度势根据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力量对比有效灵活的安排战术,确实配的上当时人对他卓著功勋的称赞。

这样一个沉默寡言、行事低调又有些自卑的人最终能成为威名远著的汉中都督。可见诸葛亮及其继任的蒋琬费?治下的蜀国虽然人才稀少,但确实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大公无私和唯才是举。在三国魏晋那个讲究门第的时代里可以说是一股清流,让人佩服,可能这就是大汉的余晖吧。

他是名位亚于关张的燕赵猛士,曾在万军丛中两救少主于危难。请关注下一讲三国人物志蜀志??赵云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