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生卒年不详),字长元,荆州南阳郡平氏县(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史书记载樊建是义阳平氏人,笔者认为皆因史学家都是事后才记载到籍贯,故此有误。义阳郡于曹魏黄初年间(220-226年)才由魏文帝曹丕设立,樊建出生时只是个平氏县下的一个乡而已。故本文取其籍贯为南阳平氏)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末年重臣,董厥的同乡好友。
西蜀尚书令樊建(影视剧照)
樊建出生于荆州,和董厥是同县老乡,同样由于早年记载空白,故不知其何时加入刘备(诸葛亮)麾下。笔者推测,很可能和董厥一样,也是最初诸葛亮在镇守荆州时手底下的小吏,后来随从诸葛亮入蜀(214年)的。
蜀建兴元年(223年)五月,后主刘禅即位为帝,让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樊建被诸葛亮任命为丞相掾史。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因此移驻汉中。樊建被任命为典军书记,跟随诸葛亮到达汉中,后来又历任随军主簿、丞相令史等职。
延熙二十四年(248年),后主刘禅任命樊建校尉使吴。时值孙权病笃,不亲自见樊建,委托诸葛恪接见之。后来孙权问诸葛恪曰:“樊建比起宗预(蜀汉自邓芝后长期负责与东吴联络互使的重臣)如何?”诸葛恪回答说:“樊建的才识不及宗预,而雅性比宗预更佳。”回到蜀汉国内后,姜维多次均欲伐魏,樊建谏止,姜维不从。
樊建最初为诸葛亮属吏(漫画)
景耀二年(259年)八月,侍中陈祗去世,后主刘禅任命樊建代替陈祗,担任侍中(他的同郡同乡董厥,则接替了陈祗尚书令之职)。
景耀四年(261年),董厥迁任辅国大将军,与时任都护、卫将军的诸葛瞻同为录尚书事。樊建则接替兼任了董厥空下来的尚书令一职,自此诸葛瞻、董厥、樊建三人统领国家事务。
当时,大将军姜维常年征伐,驻军汉中;宦官黄皓玩弄权柄,又深受后主刘禅的信任。诸葛瞻、董厥和樊建虽然不会同流合污,却也没能纠正刘禅的错误、阻止黄皓的行为,是其一短也。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曹魏权臣司马昭部署,魏军由钟会、邓艾和诸葛绪率领三路伐蜀。十月,邓艾从阴平小道偷入,在绵竹县大败诸葛瞻父子并杀之,随后直入成都城下。十一月,后主刘禅听从谯周之议、投降魏国,蜀汉正式灭亡。
樊建官至侍中、尚书令(漫画)
魏咸熙元年(264年)春,樊建与董厥共同前往魏都洛阳,两人被魏国实际秉政者相国司马昭任命为相国参军。
咸熙元年(264年)秋,樊建和董厥一样,也兼任散骑常侍,受司马昭之命返回蜀地,去慰问犒劳刚刚投降的当地官民。
当时,司马昭从贾充之议,迁后主赴洛阳面君,止有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郎?正等数人跟随。后主至洛阳时,司马昭已自长安回朝。昭责后主曰:“公荒淫无道,废贤失政,理宜诛戮。”后主面如土色,不知所为。文武皆奏曰:“蜀主既失国纪,幸早归降,宜赦之。”
司马昭于是乃封刘禅为安乐公,赐以住宅、月给用度,赐绢万匹、僮婢百人。后主之子刘瑶等及群臣樊建、张绍、谯周、?正等,皆封侯爵,后主谢恩出内。
次日,后主亲诣司马昭府下拜谢。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樊建等蜀臣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昭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咸熙二年(265年)八月,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即立晋王。十二月(266年),司马炎篡魏自立、建立西晋,改年号泰始;曹魏正式灭亡,樊建从此成为西晋大臣。他被任命为给事中,晋武帝司马炎尝问其诸葛亮以前的治国方针。
樊建对武帝说:“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回答说:“善哉!如果我得到此人辅佐,岂有今日之劳乎!”樊建稽首曰:“臣窃闻天下之论,皆谓邓艾见枉(天下人都说邓艾冤枉)。陛下知而不理,此岂冯唐之所谓‘虽得颇、牧而不能用’者乎!”帝笑曰:“吾方欲明之,卿言起我意(我本来打算为他平反,你正好提醒我了)。”于是,司马炎发诏,平反邓艾。后来,樊建事迹不详,最终病逝于任上,其后裔亦不详。
樊建巧谏武帝,为邓艾平反(漫画)
樊建是蜀汉政权最后一位当政者,其时蜀汉政权已经风雨飘摇,不是人力所能挽回。所以陈寿所评:“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现代学者黎东方先生所论:“在这最后的两年,在董厥下面当‘侍中,守尚书令’的是他的小同乡、平氏县义阳乡人樊建。他们二人有能力处理庶政,同时支援在前方作战的姜维,却没有办法控制宦官黄皓。”都堪称允当。
樊建与董厥稍有不同的是,他为邓艾的平反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虽然这位曾经是他的灭国之敌。一个降臣,敢于在合适的时间向皇帝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最终被接受,这其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让樊建这样的人物作为谏臣,是否可能会更得其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